來源: 證券時報| 2018-08-10 10:54:23 |
【市場敏感】
銀行在住房租賃市場的此番運作,既是對“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房住不炒”等樓市住房新理念的踐行,也是一種創新嘗試。
魏敏
眾所周知,房產中介行業壁壘當前還可以說停留在小西服加電動車的階段,誠信堪憂,口碑不彰,從業人員往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還可以干幾年還是幾個月。而商業銀行則是公眾心中的“金牌”企業,其信譽度僅次于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管又給其加了一道信用背書。尤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早已深得民心,網點最多,下沉很深。倘若房產中介機構可以借商業銀行的品牌和信譽為其開路,效果自然判若云泥。以往我們可以看到的兩者最緊密的合作,是在于房產中介撮合成交時,順帶對銀行貸款業務等個人金融業務的推薦。最近,可以看到雙方一些新的嘗試。
先行者仍然是建行。上個月底,建行珠海分行在珠海正式推出“顛覆性”住房租賃業務。進銀行不但可以存錢,還可以“存房”。銀行通過對房主手中閑置房產的收益權進行評估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聯合專業房產中介,將企業房源、公共住房、個人房源全部上線,構建完整的住房租賃供給平臺,有效滿足本地及外地來珠人員的住房租賃需求。建行一次性向業主支付未來3至10年的房租,最高房租可高達100萬元,幫業主一次性實現未來住房收益。銀行收房的門檻也頗具誠意:產權清晰,面積30-120平方米,樓齡15-20年。加上之前建行在上海、深圳等地的陸續試點,運行成熟后,這一新型財富管理方式有望被建行其他分行或者其他銀行復制與跟進。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住房租賃市場的此番運作,既是對“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房住不炒”等樓市住房新理念的踐行,也是利用金融手段服務社會的一種產品創新嘗試。折射出新形勢下銀行圍繞房貸相關業務戰略布局的轉變。對于房產中介來說,銀行依托自己的技術及渠道優勢,可以為其提供資金結算、金融服務、住房租賃服務平臺、個人不動產資產管理等服務,最重要的是贏得銀行的信用背書。而對于銀行來說,看重的是房產中介在其住房租賃服務平臺注冊公司和經紀人用戶,并發布房源。房產中介帶來的傳統客源在其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上完成支付、網簽、備案等交易環節,同時銀行將對其提供個人住房租賃貸款等豐富的個人金融服務。
只是兩者的合作,基于兩者稟賦與地位之差別,也是可以理解的坎坷不斷。早在數年前,銀行與房產中介便已存在貸款類個人金融之外的其他業務合作,例如房產交易環節由銀行代收代付現金的資金監管。只不過受限于房地產市場大勢或買賣雙方的意愿,并未強制推行開來。2016年,上海等地的銀監曾經針對房產中介貸款推薦業務的“包裝”造假等頻發亂象,專門給轄區銀行個人金融業務劃出過房產中介“黑名單”,來凈化房地產交易市場。
最為關鍵的是,技術上并無多少真正含金量的房產中介業務,還沒有真正感興趣或者說愿意切入的銀行。以往有中信銀行等個別銀行曾經闖入,嚇傻了一批中介的同時,卻無疾而終自行退出。具備開展房產中介業務基本條件的銀行,憑借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與無處不在的網點,真要取代房產中介,顛覆這個行業恐不需多時。只看監管覺得有沒有必要,銀行自身會覺得帶來那些好處,以及帶來哪些負面影響。姿態較高的銀行,現階段“不屑于”視房產中介為對手,使得房產中介尚能有一絲生存空間。
房產中介的競爭早已呈現“紅?!本跋笈c頭部效應,而與具有良好內在信用基礎、外部資源廣泛以及市場競爭不大的商業銀行合作,完全是值得開發的一片“藍?!?。而對于苦“房事”久矣的普通民眾來說,不管是現在的租房還是將來的購房,能選擇在由銀行牽頭發起設立的相關平臺上進行操作,自然會比單獨與現階段口碑堪憂的房產中介打交道要省心許多。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兩者的合作,想必也是一件喜聞樂見之事。
(作者系上海高校教師、博士研究生)